43樂季

顯示月曆
音樂會一覽

樂旅中國(節目取消)

第四十八屆(2020)香港藝術節節目

日期/時間
21/2/2020 (五) 晚上 8:00
地點
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票價
$200, $250, $320, $420
指揮
閻惠昌
演出者
卡農琴:哈坎•管格什
手碟:顏山
揚琴:李孟學
新樂季的「樂旅中國」,薈萃了海內外及本地深具影響力的作曲家,包括恩約特.施耐德(德國)、馬塞.溫格勒(盧森堡)、安東尼.保羅.德.芮笛詩(美國)及香港的金馬獎得主高世章和聯合國「國際現代音樂交流會」推薦曲目《精‧氣‧神》作曲家陳明志。陳明志將首度以麻雀、粤劇鑼鼓融入中樂全新創作之《又見東風》,以特色樂器演活麻雀桌上的眾生相。

香港藝術節「樂旅中國」音樂會取消


因應政府「對公共衛生有重要性的新型傳染病預備及應變計劃」下提升應變級別至緊急,以及場地和疫情發展不確定因素,為關注市民大衆和藝術家的健康,避免市民聚集引致社區擴散,原訂於2020年2月21日於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行之香港藝術節「樂旅中國」音樂會已取消。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持票人士可填妥表格並選擇以下的安排,於2020年4月30日或以前連同門票正本交回香港中樂團。


門票安排:

1. 申請全數退款 (支票/現金)(以票面面值計)

2. 捐款支持「樂在其中顯關懷」計劃,讓社會各階層人士均有機會親身體驗現場音樂演奏的感染力。十多年來,此計劃獲各界善長仁翁的捐獻,邀請了多間中、小學、慈善團體及來自弱勢社群的家庭欣賞音樂會,擴闊他們對藝術的視野及培養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興趣。


下載表格


查詢:3185 1647 / keithyeung@hkco.org

香港中樂團辦事處地址:香港上環皇后大道中345號上環市政大廈7樓(市務及拓展部) 

辦工時間:星期一至五上午10時至中午12:30 / 下午2時至6時


*收集個人資料私隱聲明:

您提供的個人資料會用作與香港中樂團的溝通管道,本樂團將透過以上途徑通知您有關本樂團的最新資訊、優惠及推廣訊息。如日後您希望更改或取消接收任何由本樂團發出的最新資訊(包括直接銷售)等,請以書面或電話通知本樂團︰

香港皇后大道中345號上環市政大廈7樓香港中樂團收

電話:3185 1600 | 傳真:2815 5615 | 電郵:inquiries@hkco.org | 網址:www.hkco.org

演出曲目

《打雀英雄傳》之《又見東風》  陳明志曲 (香港中樂團委作/世界首演)

第一樂章:乾坤大挪移•雲外一聲「鷄」
第二樂章:原來咁轎喺呀喺一「筒」
第三樂章:「萬」物眾生皆自得
第四樂章:攻打四方城•筒索萬的交響

手碟:顏山


嫦娥•后羿•不老藥   安東尼.保羅.德.芮笛詩曲  (香港中樂團委作/世界首演)


中華狂想曲 馬塞.溫格勒曲 (香港中樂團委作/世界首演)
 
揚琴、卡農琴與中樂團雙協奏曲   水之道    恩約特.施耐德曲 (香港中樂團委作/世界首演)

第一樂章:上善若水(老子《道德經》)
第二樂章:趵突泉公園
第三樂章:佛語:依下能起上
第四樂章:二泉映月(變奏)
第五樂章:因水形而強

卡農琴:哈坎•管格什
揚琴:李孟學


藍音  高世章曲(香港中樂團委作/世界首演)

曲目介紹

《打雀英雄傳》之《又見東風》 陳明志曲 (香港中樂團委作/世界首演)       
 
「打麻雀」可說是中國博弈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文娛活動,且與華夏文化中的五行,《易經》「三」生萬物的終極思想,甚至與《奇門遁甲》等均有一定的聯繫。


「麻雀牌」中的「筒、索、萬」三種基礎花色:「索子」代表乾,「筒子」代表坤,而「萬」字在佛教則是指眾生萬物,蘊含著萬千變化。「打麻雀」時,各人得講謀略、鬥智慧、比花式,打法變化多端,就如高手過招,能審時度勢,當機立斷,運籌帷幄者才能成為高手中的高高手。
 
這樂曲共分四個樂章,每個樂章以不同的樂器為標誌音聲。如尺八等長條型竹樂代表「索子」,手碟及圓形的樂器代表「筒子」,木魚及人聲代表「萬子」,以及最後的「筒索萬」的交響。至於樂曲經常出現的 DongDongDong(冬咚東)聲,除表示「東風再起」的意思外,亦是作為樂曲裡主要調性的考量。
 
第一樂章:乾坤大挪移•雲外一聲「鷄」

一切由「打雀」開始:話說各路英雄,尤如進擊的獵人,各出奇謀,在雀枱上運轉乾坤。幽玄的尺八以其氣爆音及奮進的音聲,為故事展開了序幕。此曲借用北宋詩人梅堯臣《魯山山行》的一句詩作,展示英雄們皆以「聽鷄鳴」(叫糊)為目標,施展渾身解數。

第二樂章:原來咁轎喺呀喺一「筒」

 
故事的發展往往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很多時手持一副「靚牌」但上不了岸(食糊),但當山窮水盡時,卻又見柳暗花明。手碟在有限音域中沉潛蠕動,在苦無出路之際忽獲財神眷顧,這種喜悅之情就如燃起了心中的一團火。
 
第三樂章:「萬」物眾生皆自得
 
「打雀」之勢,在於排陣,一枚孤子,亦能拯救滿盤格局,即戰至中場,亦可換一種花色,且能奪取主動權。所謂「輸光唔使興」,循環的音型正好展示了不管牌好牌壞牌,一定要用心對待,不能急躁的「打雀」境界。


第四樂章:攻打四方城•筒索萬的交響
 
世間萬物總有其兩面性, 把「打雀」當作是博彩也好, 娛樂也好, 其實也是人民的—種生活方式,且隱含著不同的在地文化。總而言之:我們且可玩味在「打雀」過程中帶來手腦耳目的種種愉悅,至於能否在筒索萬的交響聲中感悟人生,則可不必計懷。
 

— 陳明志

* 本首樂曲使用之特色樂器:青龍(東/青色)、白虎(西/白色)、朱雀(南/红色)、玄武(北/黑色)、手碟、水鼓、非洲沙搥。



揚琴、卡農琴與中樂團雙協奏曲 水之道 恩約特.施耐德曲 (香港中樂團委作/世界首演)

第一樂章:上善若水(老子《道德經》)

第二樂章:趵突泉公園

第三樂章:佛語:依下能起上

第四樂章:二泉映月(變奏)

第五樂章:因水形而強


水,在《道德經》中是很重要的比喻,用來解釋「道」的深意。老子在第八章「上善若水」中,指出了「道」的中心理念:弱與柔可致硬與強,水是「行善」的基礎,因為位於最低地點的是水(「心善淵,與善仁」)。
 

曲中第五樂章是中國名曲《二泉映月》的變奏,領出「西江」的雄偉。本曲是根據「水」這個雙重含意來作樂器編配,兩位獨奏者細緻含蓄的聲音代表「弱」,而樂團的齊奏代表「道」之強。


謹以此曲獻予閻惠昌大師,願友誼長存,並為其在國際間增進和平理解所做的不懈努力,深表敬意。


—   恩約特•施耐德
 
嫦娥•后羿•不老藥 安東尼.保羅.德.芮笛詩曲 (香港中樂團委作/世界首演)
 
《嫦娥•后羿•不老藥》寫於 2019 年 10 月至 12 月期間,是特地為香港中樂團而作。本曲是繼芮笛詩於 2018 年 4 月為中國敲擊樂和西方管弦樂團所寫的敲擊樂協奏曲《牛郎織女之神話》之後又一力作,亦是繼芮笛詩於 2004 年為臺北市立國樂團和琵琶演奏家閔小芬撰寫的第一部大型中樂管弦樂《乒乓》琵琶協奏曲之後,時隔 15 年的作品。
 
就像大部分中國民間傳說一樣,「嫦娥奔月」的故事,迄今已衍生出許多版本。本曲是根據以下這個故事而撰寫的:
 
《嫦娥•后羿•不老藥》由弦樂開始,在最高音區奏出柔和緩慢的音群,展現十個太陽常年炙烤大地,寸草難生的景象。人間苦難不斷,直到古箏獨奏帶出一段滿懷希望的主題。接著,弦樂組改用撥弦,以明快的節奏和陽剛姿態代表后羿。后羿手持天弓神箭,隨著九個弦樂長滑音,射下了十個太陽中的九個,鏗鏘有力的敲擊聲緊接在後。在嘹亮的嗩吶聲中,后羿成為了英雄,受到萬人擁戴。后羿隨後遇見並愛上了嫦娥,笛子和大阮合奏出節奏緩慢的求愛舞曲。雲鑼響起,女仙降臨,賜予后羿長生不老藥,以表揚他的英勇。浪漫莊嚴的樂聲很快就被后羿善妒的徒弟逢蒙打破。逢蒙打聽到長生不老藥的消息,打算背叛后羿,把藥據為己有。逢蒙威逼嫦娥交出不老藥,嫦娥堅決不交,倉促間把藥喝掉。不老藥立刻見效,魔幻的音樂轉成對愛和希望的反省,最後轉為一段悠長的上行旋律,音調不斷升高,嫦娥飛上了天,月亮成了她永生的居所。后羿狩獵後回家,得知嫦娥的命運,望著妻子在月亮上的身影,悲痛欲絕。作品最後以精短的終曲作結,充盈著滿滿希望的音樂姿態,重現后羿的英勇無畏和嫦娥奔月的過程。我們甚至能夠想像,后羿奉上水果作為祭品,以此表達對嫦娥永恆的愛。
 
— 安東尼.保羅.德.芮笛詩

中華狂想曲 馬塞‧溫格勒 (香港中樂團委作/世界首演)
 
在我無數次的中國之旅中所獲得的多方印象,啓發了我創作這首曲。不論是氣勢恢宏的山水、出色的現代化建築、充滿活力的城市生活、傳統的活動例如華人廟宇中的儀式、香港的賽馬、每天在城市公園裡耍太極的人等等,都納入了我的《中華狂想曲》中,成為回憶。另一方面,我亦嘗試用作曲的配器法來突出中樂團使用的中國傳統樂器。
 
我謹以此曲獻給香港中樂團和樂團傑出的藝術總監兼指揮閻惠昌先生。
 
— 馬塞‧溫格勒

藍音 高世章 (香港中樂團委作/世界首演)
 
藍色的南音
南色的藍調
 

這或許是粵語懶音的最大貢獻。有說南音是中國人的藍調,那西方人又有否從南音裡聽到共鳴?藍調像苦酒,南音像煙縷。南音通常訴說長故事,而藍調普遍在 12 小節內完成。因此我覺得南音更像宣敘調,記錄着悠久的苦澀。
 
本來這首音樂暫名為《受難曲 X》,借耶穌受難的神劇來盛載南方人的苦難,甚至用上賦格曲式。不過音樂自有靈性,在創作最後關頭腦海浮現了「藍音」這名字,正式把藍南合一。樂曲並無中西之分,都隨樂器獨有的特色去細訴哀情。
 
 — 高世章
為音樂增值

樂旅中國
全球視野說好中國故事

周凡夫


在踏入千禧年第三個十年的「樂旅中國」,亦隨著全球化而與時俱進,整套節目五首新曲,兩首是香港作曲家新創作的作品,另外三首則是三位外國作曲家接受委約特別為這場音樂會創作的樂曲。
 
「樂旅中國」的主旨帶有用音樂來展示中國,展示中國的人文風情、中國的文化、中國的故事……獲邀參與這次盛會創作新曲的恩約特‧施耐德(Enjott Schneider)、安東尼‧保羅‧德‧芮笛詩(Anthony Paul De Ritis),和馬塞‧溫格勒(Marcel Wengler),是分別來自德國、美國,和盧森堡的外國作曲家,為此也就難免會有人懷疑,他們有能力用音樂來說好中國的故事嗎?
 
老外能說好中國故事嗎

這其實是回歸到過往不時會有人問的「定義式問題」:「甚麼是中國音樂?」被譽為「香港現代音樂之父」的作曲家林樂培,早於上一世紀七、八十年代,便曾就此問題借用了美國現代作曲家柯普蘭(Aaron Copland,1900 年 11 月 14 日-1990 年 12 月 2 日)所說的「美國人創作的就是美國音樂」的說法,認為「中國人創作的就是中國音樂」。作為「定義」來說,一般都較簡單扼要,「中國人創作的就是中國音樂」的說法須加以補充,「定義」中的「中國人」並非指血統上、國籍上的「中國人」,而應是指文化上的「中國人」,是對中國文化認識、理解,甚至是喜愛的;而在血統上,國籍上並不一定和中國有關的人士。同時,還是指這位中國人是「有誠意」創作中國音樂,那麼創作出來的便是中國音樂。林樂培當年便曾「創作」了一首讓廣告客戶亦接受以為是巴洛克的音樂作品,這是因為林樂培當年是要創作一首巴洛克風格的樂曲,並「沒有誠意」創作中國音樂,那就當然不會是中國音樂了。
 
因此,林樂培的「中國音樂」的定義,便提供了一個思考的方向來看外國人能否創作中國音樂、能否說好中國的故事的問題。前提便在於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在文化上是否已是一位「中國人」。
 
五個中國題材各有不同
 
就選材來看,五位作曲家為這場音樂會所寫的作品題材內容,都和中國人的生活文化、傳統文化有關,但又各有不同。香港作曲家陳明志所寫的《打雀英雄傳》之《又見東風》,以中國的「國粹」麻雀耍樂桌上的眾生相來寫世情;高世章的《藍音》,標題明顯是借用美國爵士樂中的「古典」黑人怨曲「Blues」(亦會中譯為「勃魯斯」),同時亦借此「同音」字說出了音樂語言來自香港人熟悉的廣東南音、粵劇等傳統音樂,而寫的內容亦有如黑人怨曲般,是人間的老百姓生活上的心聲。
 
三位外國作曲家的新作,恩約特‧施耐德所寫的揚琴、卡農琴與中樂團雙協奏曲《水之道》,第一樂章的標題便清楚指出內容來自老子《道德經》中的「上善若水」,那是指弱與柔可致硬與強的「道」的中心理念;其後四個樂章的標題所顯示的內容,分別是《趵突泉公園》、《佛語:依下能起上》、《二泉映月(變奏)》,和《因水形而強》,亦與此一中心理念相關了。安東尼‧芮笛詩的《嫦娥•后羿•不老藥》,更是直接以音樂來講述中國的民間傳說《嫦娥奔月》的故事,馬塞‧溫格勒的《中華狂想曲》,則是他無數次的中國(包括香港)之旅中所見所聞的印象寫成音樂的成果。
 
引進全球視野觀眾驗證
 
可以說,五位作曲家用音樂說的都是中國的故事,這是毫無疑問的;五人對中國文化都應有一定的理解認知,因為三位老外都在中國土地上或長或短地生活過,甚至已創作過好些中國題材的作品,對用音樂來說中國故事已有一定的經驗,各人接受委約為這次音樂會創作,自然亦懷抱著誠意來寫中國音樂,不過,無論是中國的,香港的,還是外國的作曲家,儘管創作的都是中國音樂,但這些中國音樂是成是敗,所說的中國故事能否感動人,那仍然要通過舞台上的演出,要經過觀眾的驗證才會有答案,這可是「中國人創作的就是中國音樂」的關鍵註腳。
 
但無論如何,在全球化的今日,中國和香港的作曲家,早已能在國際上用音樂來說好人類的各種故事,有愈來愈多的外國作曲家能用音樂來說好中國故事,亦已是一種趨勢。今年的「樂旅中國」,可說是更明確地,希望能引進全球視野來說好中國故事,在新的生肖鼠年的開始,來將台上台下的視野繼續擴大。